项目课题介绍
一、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
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09年,现任站长为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、博士生导师杨发祥教授。流动站依托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上海市重点学科(B501),整合了社会学、社会工作、公共管理学、法学、资源环境等相关学科的师资力量,有博士后合作导师20余人,拥有5个核心研究团队:以何雪松教授为带头人的“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”研究团队;以张广利教授为带头人的“社会风险与社会政策”研究团队;以杨发祥教授为带头人的“县域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”研究团队;以唐有财教授为带头人的“数字社会与城乡治理”研究团队;以黄玉琴教授为带头人的“中印社会比较”研究团队等,并承担相关主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项,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、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70余项,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百余项。
二、主要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
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设四个二级学科,分别是社会学、社会工作学、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、法社会学。
(一)社会学,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学理论与方法、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、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、社会转型国际比较研究、乡村社会变迁研究、社会风险研究、经济社会学、历史社会学、文化社会学等。
合作导师:张广利、杨发祥、熊万胜、王芳、汪华、董国礼、黄玉琴、唐有财
原文出处:https://personnel.ecust.edu.cn/2017/1115/c9232a70883/page.htm
招聘条件
1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坚持党的基本路线,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。
2、获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,年龄在32周岁以下,特别优秀的不超过35周岁。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,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质量、有影响的相关学术研究论文。
3、具有正确的科研和人生价值观,热爱科研工作、恪守学术规范、勤奋求实、善于进取、勇于创新,具备独立研究与合作研究的意识和能力。
4、身体健康,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对外沟通能力,热爱科学研究,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心,富有进取创新精神,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师德师风。
福利待遇
薪酬待遇:全职博士后21万+/年,上海市超级博士后36万+/年,国家博新计划59万+/年。另根据所承担的科研课题享受团队科研绩效。
生活保障: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保、住房公积金,发放住房补贴,提供校内博士后公寓(拎包入住),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问题,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。
发展支持:积极支持申报国家及上海市各类科研项目和人才基金,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上海市博士后支持计划(详细资料可参考“华东理工大学人事处”网站的“博士后在线”专栏)。
职业通道:出站考核达到“合格”及以上等次者,符合年度教师岗位公开招聘条件的,可申请学校教师岗位;出站考核达到“优秀”等次者,应聘学校教师岗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。